你喜歡幫別人貼標籤嗎?談生活中的標籤化現象

Zac H
Jul 23, 2021

--

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幫別人貼上標籤的現象,來聊聊我們如何從中學會判斷。

生活中的標籤

你或許聽過類似的話:小孩子這麼會畫畫,長大後一定是個畫家;這個人每天打扮得乾乾淨淨,在家裡衛生習慣一定很好;他常常往酒店尋歡作樂,私生活一定非常不檢點;這個人每天都喝星巴克,生活一定很有質感,經濟能力也不錯。我們的大腦每天為了處理大量資訊,當遇到新資訊時,會傾向於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簡化、分析,以致於在觀察某些人的行為後,就快速與我們過去所熟悉的知識結合,進行歸類並貼上標籤。

標籤化所帶來的問題

舉個最近的例子,「阿公店尋歡者造成防疫破口」,當民眾被灌輸這樣聳動的標題,便開始檢討去過阿公店的人都沒防疫觀念、調侃台灣性產業文化、甚至嘲笑八大行業的本質。民眾便從這特定幾個人的行為,開始概括、標籤化所有相關族群,進行抨擊、挑起紛爭,並尋求支持者,一起再把這些人貼上更多的標籤,讓更多人知道他們有多糟糕。漸漸地,群體間的對立不斷強化,我們開始被標籤影響,這些帶有偏誤、歧視的觀點動搖了我們原先的客觀理智,情緒化的討論最終讓核心問題失焦

如何面對標籤化的討論

(1) 檢視這是少數個人行為,還是群體皆如此:如同前面的例子,我們很容易用單一事件去概括整體行為,因為大腦方便處理,就算搞錯了也不需為言論負起責任。這時請提醒自己:難道所有這個族群的人都是如此嗎?會不會有例外?會不會有不同的理由?試著找出其他不同結果的例子,質疑腦中浮現的第一種思考。

(2) 思考訊息是否帶有強烈主觀意識:我們日常透過大量媒體吸收資訊,但很少真正花力氣去思考每一則訊息是主觀還是客觀,而帶有強烈主觀意識的內容,又更容易吸引我們注意、引起討論。請試著檢視訊息是否帶有太多刻板印象(女生文科比較好、男生就是要賺錢工作養家)或過於主觀意識(我支持的政黨的所有政策都是對的),避免情緒被帶著走,用客觀的方式重新審視議題。

(3) 試著置換、抽離角色:當我們看到某族群就是XXX,試著將這個族群換成其他你更熟悉族群,你是否還會保持相同的觀點?是否還會如此激動?我們很容易對少數或弱勢族群貼標籤,因為「不熟悉」、「沒遇過」是恣意、盡情發表意見的最佳防護盾,似乎所有錯誤的答案都可以因為不熟悉被原諒,請試著換成你較熟悉的對象,看看原先的觀點是否還如此堅固。

生活中有太多標籤化的例子,而且是跨文化、跨領域的,標籤化或許是大腦天生處理訊息的方式,不可避免,但我們如何解讀、撕去標籤可以經由後天的訓練培養。確實,有些標籤無傷大雅,不會對生活有太大影響,但有些標籤卻會加深關係間的隔閡、擴大社會間的對立,讓我們對彼此的觀點越來越限縮。試著在接受訊息時,多一些批判性思考,或許你會開始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。

--

--

Zac H

喜歡探索不同領域的有趣事物,藉由文字紀錄自己的想法。